
“大佐”俩字一冒出来,爷爷那辈的铜烟锅差点砸我脑门。他骂街:这词儿不是埋进土了吗,怎么又爬回电视?我盯着新闻里高市早苗笑眯眯签协议,后背一阵凉:原来71年前埋的是假尸。
1954年自卫队换名,图啥?把“大佐”改成“1佐”,听着像银行排号,杀气瞬间阉掉。当时美国点头:去军事化嘛,越土越好。于是“步兵科”变“普通科”,“炮兵科”变“特科”,一套黑话戴了七十年,连自卫队自己都念顺嘴。现在可好,2025年10月20日,自民党跟维新会一碰杯,协议里塞条小字:明年全改回去,老名正身。高市早苗白手套一戴,字一签,维新会马上在国会投票抬她当首相,交易干脆利落。隔天“大佐”冲上热搜,年轻人一脸懵:这谁?爷爷辈血压直接拉满:这谁?鬼子!
别看只是改两个字,账单一长串:所有证件、制服肩章、内部软件、训练大纲、联合演习手册,全得回炉。防卫省内部文件自己都写“没实质意义,纯添乱”,可预算照样打足,据说光重印手册就十几亿日元。自卫队招兵广告才喊出口号“来当和平的保安”,现在秒变“来当大佐”,应征的小伙子心里咯噔:我是来拿工资,不是来穿越。
更闹心的是,英文世界早把“1佐”翻成colonel,北约演习从没认错人。现在为了“国际接轨”硬把汉字退回二战,老外反而懵:怎么一夜冒出major general?接啥轨,接的是1937年的轨。
爷爷把烟锅敲得邦邦响:当年抓壮丁的“大佐”就戴这种肩章。我翻老照片,侵华日军联队旗下一堆“大佐”,每人管三千八百条枪,南京、武汉、长沙,地图红点一路戳。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编制表一摊开,同样三千八百人,还是联队,还是大佐指挥,数字连改都懒得改。换汤不换药,药还是那颗药,只是糖衣重新涂。
官方嘴硬:方便民众理解。民众理解个鬼,理解成 PTSD 还差不多。11月13日内阁官房长官原稔开记者会,说“改变不必要回避军事术语的做法”,话筒还没放,中国外交部电话打进来:别玩火。韩国更直接,17日把原定的日韩海上搜救演习一键取消,留给日本一艘凉凉的航母在港里杵着。
国内也不是省油的灯。自卫队招募完成率去年跌到51%,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不扛枪。现在倒好,入职第一天肩章写“大佐”,朋友圈都不好意思发。陆上幕僚内部匿名论坛炸锅:“改称呼能涨工资吗?”“不能,但能涨历史包袱。”一位干到“2佐”的老哥吐槽:年底晋升考试,自己突然变“中佐”,档案里一堆旧表格全成错名,人事科加班到秃头。
钱从哪来?防卫预算已经飙到8.7万亿日元,GDP占比2%,北约标准线。里面单列9390亿日元买战斧导弹,专打别人家基地。现在再加一笔改字费,纳税人像看魔术:左口袋掏右口袋,最后自己埋单。经济评论家背手一算:每改一个字,相当于一套东京郊区公寓飞天上,两个字,两套,烟花的钱都比这实在。
更瘆人的在后面。10月协议还有一句小字:2026财年启动宪法修改条文起草。自卫队先正名,再正身,文官统制说废就废,3月“统合作战司令部”挂牌,6月《防卫省设置法》一脚把文官踢下决策桌。现在军衔改完,下一步就是给潜艇安核反应堆,给军舰卸“出口三原则”的锁链。一步接一步,像火车挂档,咔哒咔哒往“能战之国”滑。
亚洲邻居集体皱眉。韩国暂停军演,中国副外长半夜召见日本大使,一句“历史伤口撒盐”说得冷飕飕。东盟军方闭门会里,菲律宾代表小声问:下一个改名的该不会是天皇吧?空气瞬间安静。
有人扒出旧账:2022年日本通过新安保三文件,就写明“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那时已经撕掉专守防卫的封条。现在只是给撕下来的布条绣上金花,看着体面。爷爷听完叹气:金花还是那块布,遮羞而已。
回到我家客厅,爷爷把电视一关:别吵,我睡会儿。可我知道他睡不着,床头抽屉里压着曾叔公的阵亡通知,落款“陆军大佐”。那名字一旦回到自卫队肩章,等于把阵亡通知又念一遍。历史不是僵尸,是会走路的鬼片。
我刷手机,看到自卫队招募广告偷偷改文案:成为“大佐”,守护和平。底下评论区翻车:和平需要大佐?那干脆恢复“皇军”算了。点赞最高的一条:爷爷说听见这词就做噩梦,现在轮到我们了。
烟锅声停了,屋里只剩空调嗡鸣。我盯着天花板,忽然明白:改俩字比造导弹便宜,却比导弹更扎人。导弹飞出去还能拦截,字眼飞出去直接钻进脑袋,炸开的是记忆,碎的是信任。亚洲的夜空不安静,有人把旧钥匙插新锁,咔哒一声,门缝里飘出霉味。
爷爷翻了个身,嘟囔一句:别让鬼进门。我没答,只在心里问:门已经开了,下一步换谁关灯?
#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
虎奔策略,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宝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