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作者: [英] 大卫·温格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早期文明的历史启示
译者: 蔡琼华
出版年: 2025-8
定价: 78
装帧: 精装
2
内容简介
从埃及到两河流域,“近东”这一不甚明确的地理概念涵盖了人类最重要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然 而,“近东”又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中心史观和文明分区理论特点的概念,随着现代西方社会对这一地区的“异域化”“神秘化”,这些古文明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似乎被淡化或遗忘了 。而这种基于区分理论的文明观,却塑造了近代以来我们对文明间关系的认知,使我们习惯于以此为基础思考文明、地区、国别间的关联和冲突。
展开剩余77%通过考古人类最早建立城邦、纪念碑与祭祀神灵的方式,构建日常生活的方法,本书作者温格罗试图超越国家或地区的兴衰,引导我们回到历史的根基重新思考“何为文明”。他尝试说明,有组织的现代文明社会与远古文明是一脉相承、密切关联的,这种连续性超越了我们对“史前”和“历史”的传统区分。以考古发现为基础,温格罗的论述突破了考古学的范畴,进入历史哲学的反思,他试图对早期的理论家,比如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做出驳斥:从古至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从未中断,这种联系不仅建立在贸易与物质流动层面,更涉及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渗透⸺文明间的距离被我们一贯的理解严重夸大了。我们常被束缚在“欧洲人”“埃及人”或“中东人”这样的身份和观点中,而实际上,文化身份亦非孤立的产物。因此对于现代社会,如何看待不同
文明的关系,如何看待其政治经济关联,以及人类为一种价值体系可以做出何种牺牲,从这种新史观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某种文明进程的滥觞,也许会改变我们对今日世界秩序和未来社会发展的看法——帝国崛起和衰亡的循环往复,或许只代表了人类经验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3
作者简介
【英】大卫·温格罗(David Wengrow)
牛津大学考古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比较考古学教授,主要在非洲和中东地区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他的研究探索了跨越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早期文化转变,包括第一个农业社会、国家和文字系统的出现。其论文涉及考古思想史,以及古代历史在塑造现代政治认同中的作用。其与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合著有畅销书《人类新史》(获2025年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奖),还出版有学术专著《怪物的起源》《早期埃及考古》等。
4
目录
年代图表 III
中文版序 V
序言和致谢 XIII
引言:文明的冲突? XXI
第一部分 文明之锅
第一章隐秘的采借 003
第二章在追寻蓝发神灵的道路上 015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的不同世界 023
第四章(第一个)地球村 041
第五章城邦的起源 055
第六章从恒河到多瑙河:青铜时代 077
第七章宇宙观与商业 097
第八章国王的工作 113
第二部分 遗忘旧制度
第九章源自黑暗的启蒙 145
第十章被摧毁的制度: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埃及 157
结论:什么造就了文明? 169
延伸阅读 171
插图来源说明 207
译后记 209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
发布于:浙江省虎奔策略,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宝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