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特朗普密会军事基地,欧洲被卖?泽连斯基只能旁听
普京的专机撕开云层,降落在阿拉斯加那片冰冷的土地上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屏住了呼吸。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国事访问,更像是一场赌上各自命运的德州扑克,牌桌就设在一个曾经对准克里姆林宫的军事基地里,充满了黑色幽默。
会面前夜,克里姆林宫那扇厚重的门紧紧关闭,里面的人在讨论什么,佩斯科夫那张滴水不漏的脸上看不出半点波澜。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是些“细节”,可谁都明白,魔鬼全在细节里。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都可能决定着乌克兰东部战壕里士兵的生死,以及欧洲未来几十年的能源账单。
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则是一如既往地扮演着“交易大师”的角色。他对着镜头竖起手指,信心满满地给出了个75%的成功率。这数字与其说是概率分析,不如说是他给市场和选民喂下的一颗定心丸。他甚至还画了个大饼,说搞不好下次就把泽连斯基也叫过来,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
这话听着客气,实际上却像一把软刀子,捅在了基辅的心窝上。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把这次会面的调子定得很高,说是为了“厘清矛盾”,找个“解决方案”。他嘴里的俄罗斯,似乎已经流露出停战的意愿,就等着乌克兰点头了。
可点头的条件是什么?白宫对此讳莫如深,只留下一个制裁大棒的影子在空中晃悠,仿佛在说:谈不拢,就接着打。佩斯科夫那边也打着太极,明确表示这次不签任何白纸黑字的东西,成与不成,全看两位主角的化学反应。
会谈地点选得极有讲究,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这地方可不是什么风景宜人的度假村,冷战时期,这里的雷达站是北美防空的第一道警报线,日夜监视着来自苏联的轰炸机。如今,F-22猛禽战斗机从这里呼啸而起,监视着北极和整个太平洋。
特朗普去年就来过这儿,对着驻军高喊他们是“美国的第一道防线”。把普京请到自家门口的堡垒里谈话,这既是一种肌肉展示,也是为了把全世界的记者和抗议人群隔绝在外,关起门来办大事。
普京在临行前的高层会议上,罕见地承认美国在“努力推动停战”。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信息量巨大。想当年,莫斯科可是巧妙地利用了与特朗普政府的“私交”,成功拖延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为俄军在库尔斯克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如今风向突变,俄罗斯似乎真的想谈了。这背后,是卢布的贬值和经济的困顿。再强的硬汉,也得吃饭。这种公开示好的姿态,若不是真到了某个临界点,克里姆林宫是绝不会轻易放出的。
桌面上谈的是和平,桌子底下流动的却是真金白银。美俄经贸合作的核心,就是能源。美国缺油吗?不完全缺,但它缺俄罗斯那种便宜又好用的重质原油,还有各种工业必需的金属。制裁之下,美国企业只能从印度、土耳其这些“二道贩子”手里高价倒腾,成本高得离谱。
要是能打开一个口子,让两国直接交易,华尔街的能源巨头们能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也能拿到急需的硬通货,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这笔账,特朗普算得比谁都精。可这棋局一动,势必会影响到另一个大玩家。中国目前是俄罗斯能源的大买主,一旦美俄勾兑成功,北京可能就得被迫转向购买价格更高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欧洲大陆对此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德国总理还在嘴硬,坚持乌克兰必须收复所有失地,任何停火都得有“坚实的安全保障”。他们寄希望于美国能继续扮演施压者的角色。
可现在,美国自己跑去跟俄罗斯“私会”,大有放松制裁的意思。欧洲的政客们一想到未来可能要继续捏着鼻子,用更高的价格去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就一阵阵地头疼。他们最怕的,就是华盛顿和莫斯科在他们头顶上达成交易,把欧洲的利益当成了交换的筹码。
特朗普那句“下次带上泽连斯基”,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安抚,或者说是一种施舍。佩斯科夫的回应则更直接:乌克兰可以来,但只能坐在旁听席上,没有发言权。这种安排对泽连斯基而言,无异于奇耻大辱。一个主权国家的命运,竟然要在两个大国的密谈中被决定,而他本人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美、俄、欧三方的立场,就像三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美国想的是全球战略平衡和经济实惠;俄罗斯要的是解除封锁和地缘安全;欧洲则固守着所谓的“政治正确”和对俄罗斯的恐惧。想在短时间内捏合成一个协议,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于为什么选在军事基地,佩斯科夫给出的官方理由是“时间仓促,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这话说给三岁小孩听还差不多。明眼人都看得出,阿拉斯加这个地点,本身就指向了另一个更宏大的议题——北极。
这里是通往北极航道的门户。随着全球变暖,北极航道(即俄罗斯所称的“北方海航道”)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它能将亚欧之间的航程缩短近40%。俄罗斯视其为禁脔,中国则希望将其打造成“冰上丝绸之路”。美国作为北极圈国家,自然不甘心被排除在外。这次会晤,很可能就是一次投石问路,为未来在北极的合作与博弈埋下伏笔。
特朗普口中的25%失败风险,更像是一句政治黑话。真正的风险在于,没人知道谈判桌上的底牌究竟是什么。普京的团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强硬派主张继续对抗到底,而以经济官僚为首的务实派则希望能尽快止损。
俄罗斯的经济确实到了一个相当难受的关口,这迫使普京必须做出某种姿态。但另一方面,俄军在战场上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又让他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战争,暂时还停不下来。
白宫声称“用尽了所有和平手段”,却没有透露任何具体方案。制裁的威胁依然高悬,可俄罗斯已经被制裁了这么多年,就像一个经常挨打的孩子,抗击打能力可能比养尊处优的美国还要强。特朗普若真想绕开欧洲单干,势必会得罪盟友,尤其是那些靠着俄乌冲突大发战争财的军工复合体。
会谈定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三点,在阿拉斯加的基地深处,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此。佩斯科夫让大家别猜结果,可各方势力早已下注。特朗普需要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来应对国内的政治风暴;普京渴望为被禁锢的经济打开一扇窗;俄罗斯的企业家们盼着恢复贸易;欧洲的政客们则在祈祷自家的能源账单别再飙升。
有消息透露,白宫的谈判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种方案,从部分解除制裁到战略武器控制谈判,不一而足。普京的顾问也放风说,可以谈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未来,这显然是想用核裁军来换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乌克兰的炮火不停,这些长远议题都无从谈起。
会谈结束后,是联合记者会还是各说各话,目前还是个谜。以特朗普的性格,他很可能会大肆渲染成果,哪怕只是达成了一点点共识。而普京则会更加谨慎,字斟句酌,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回旋空间。
无论结果如何,美俄关系这潭死水,总算被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只是这涟漪能扩散多远,是会演变成滔天巨浪,还是会很快归于平静,谁也说不准。
这次会晤,表面上是为乌克兰寻求和平,实际上却是美俄两个老对手在全球战略收缩期的一次重新对表。它们试图在一个新的、更加动荡的世界格局中,重新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边界。乌克兰的悲剧在于,它不幸成了这个新时代的第一个祭品。这无关正义,也无关对错,这只是冰冷的国际政治。
虎奔策略,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宝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