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女儿,妈妈没事的。”
杨母一边带着温暖的笑容对女儿杨华轻声说道,随即医生推着她缓缓进入手术室。不久之后,杨华也被推了进去,陪伴着母亲一同面对这场未知的挑战。
事情发生在2015年,那年43岁的杨母得知女儿因先天性无子宫而无法生育。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自己的子宫移植给杨华。这个决定虽然充满了爱,却也是国内首次进行此类手术,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消息很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扩散开来,网络上众说纷纭。许多人对这一举动表示质疑,认为这触及伦理底线。他们甚至提出疑惑:若用母亲的子宫孕育孩子,孩子出生后究竟应该称呼杨华为姐姐还是母亲?
展开剩余88%此外,网友们还对子宫移植的技术成熟度、安全保障、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表达了担忧,总体来看,舆论普遍不看好这项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手术。
面对这些声音,杨母始终一笑置之。她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独生女儿身上,女儿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就在外界争论不休的背景下,四年后的某一天,一个奇迹悄然诞生……
杨华1993年出生于陕西安康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从小,父母尽可能满足她的各种需求,给予她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
然而到了大学时期,杨华发现了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她从未有过月经。起初,她以为只是发育迟缓,可当她向母亲倾诉时,杨母立刻察觉事态不对,因为女儿早已成年,这种情况异常罕见。
随即,杨母带着杨华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她震惊不已:杨华被诊断为先天无子宫。这意味着她无法自然怀孕生育,且这一状况对婚姻生活可能带来极大影响。
消息传来,不仅杨母心急如焚,杨华也陷入了深深的低落之中。就在不久前,她才开始了一段恋爱,她害怕男友知道真相后的反应。
之后的日子里,杨华多次拒绝了男友的邀请,心情郁郁寡欢,甚至不愿意去学校,整日关在家中,情绪异常焦虑。
杨母更是焦急不已,不愿眼睁睁看着女儿失去成为母亲的机会。她辗转安康各大医院寻医问药,却被告知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案。
绝望之际,她带女儿远赴西安,尝试过各种偏方疗法,但均未见起色。
渐渐地,杨华心灰意冷,最终决定坦诚告知男友自己的病情,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男友听后沉默良久。他也渴望将来有自己的孩子,且即使他能接受,双方父母恐怕难以认同这样没有后代的婚姻。他感到迷茫又痛苦。
在杨华的沉默等待中,男友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她家,面对杨母坚定地说:“我想清楚了,我爱的是你女儿本人,不是别的。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承担。毕业后,我要娶她!”
这话让杨华惊喜不已,她扑入男友怀中,泪水涌出。她终于有了重新治疗的决心,誓要为男友生下孩子。
几年过去,两人均毕业并有了稳定工作,然而治疗仍无明显进展。周围的质疑声也让杨华难以承受。
男友再次用心劝说父母,最终在艰难争取下得到了理解,并向杨华郑重求婚。
婚礼举行之际,一线曙光也降临——杨华在西安西京医院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子宫移植。
2015年10月,22岁的杨华和母亲一同来到西京医院,医生评估后,提出了进行子宫移植的大胆方案。
此前,国内未有成功先例,且风险极高,任何医院都不敢轻易尝试。杨华母女听闻后激动不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里能找到合适的子宫?
医院没有合适的捐献资源,外部寻找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即使找到,也需考虑捐献者意愿及接受者心理承受。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时,杨母灵机一动,她向医生咨询支持子宫移植的最大年龄限制。医生说明了全球13例成功案例中,最大捐献者为61岁。
杨母反复咀嚼这个数字,心想自己只有43岁,便坚定地提出:“用我的子宫!”
医生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这样坚决的母亲,还是感动不已,最终同意了,但必须得到杨华的同意。
杨华因担心母亲的健康坚决反对,她是护理专业毕业,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明白无子宫意味着什么,也不愿让母亲承担风险。
但杨母从多个角度耐心劝说,最终杨华被说服,手术的准备正式展开。
尽管是国内首例,医院精心筹备了超过一个月,涵盖采样、设备准备、心理辅导等多项工作,涉及11个科室38名医师。
手术当天,所有人屏息等待,杨华丈夫在外焦急踱步。经历了14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子宫移植成功,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激动不已。
术后,医生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超促排卵、取卵,同时从丈夫处取得精子,成功培育出14枚胚胎。尽管数量多,但成功率极低,医生谨慎地将胚胎冷冻保存,精心培养。
由于手术造成体内解剖结构改变,身体可能出现排斥反应,医生给杨华服用了调节免疫的药物,确保子宫稳定,利于胚胎发育。
经过两年的调整和等待,2017年5月,杨华再次来到西京医院准备胚胎移植。母亲紧握女儿的手,不断安慰:“别怕,有妈陪着你。”
杨华满怀信心地回应:“放心,我一定能成功!”
医生详细叮嘱手术注意事项,并提醒她准备面对可能的失败。杨华坦然表示:“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接受。”
然而手术中出现意外,宫颈与宫体不在一条线上,胚胎无法顺利进入子宫,医生多次尝试无果,只能将胚胎重新冷冻,手术失败。
杨母泪流满面,知道女儿经历了多大痛苦。休整过后,杨华再次尝试,医生改进技术,遗憾仍未成功。
连续四次失败后,杨华意志开始动摇,疼痛难忍,男友也劝她放弃。
但杨华决定坚持,因为一旦放弃,母亲的巨大牺牲将毫无意义。
终于,命运眷顾了坚持者。2018年6月13日,第五次手术中,在医生精准引导下,两枚胚胎被成功植入。14天后,杨华出现妊娠反应,手术圆满成功。
医护人员与母女激动落泪,迎来了新的生命曙光。
此后十个月,医生严密监控杨华身体状况,科学用药,确保胎儿健康成长。28天后B超显示两个胎心,现场欢声雷动。
然而好景不长,杨华出现出血,检查发现一胎因发育不良自然减胎,医生们全力保卫剩下的生命。
在多次会诊和细致照料下,杨华克服了重重困难。
2019年1月20日,经过剖腹产,杨华成功诞下一名健康男婴,体重4斤。
她决定暂时保留移植子宫,希望未来能再孕二胎。初为人母,她沉浸在照顾孩子的幸福中。
几日后,杨母带着水果和礼品到医院,满怀喜悦感谢医生:“女儿终于实现了母亲梦,衷心感激您们!”
尽管手术成功,公众对母子宫移植生育依然存有争议。伦理疑问和技术质疑声不断。
医生们坚定支持杨华,强调孩子遗传自杨华和其丈夫,子宫虽为母亲,但生物学关系清晰无疑。
对于技术争论,医生坦言新兴事物难免质疑,他们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2020年1月20日,杨华儿子满周岁,西京大学妇产科团队亲赴家中庆生,祝福他健康成长。
杨华一家无视外界非议,专注享受孩子带来的幸福时光,生活温暖而美好。
发布于:天津市虎奔策略,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宝盈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